什麼是歸寧?
新婚後的女兒在結婚儀式後回娘家稱為歸寧,又稱「回門」、「作客」、「返外家」,主要的意義在於新娘「成家不忘娘家」。
而歸寧也有人稱「回門」、「作客」、「返外家」、「歸省」。
禮俗上,新娘的弟妹應先到新郎家請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,但現在多在婚宴當天以口頭邀約或宴後電話聯絡。
歸寧時間與禁忌
歸寧儀式雖然是在結婚儀式後舉行,但依舊是屬於傳統婚禮儀式中的一部分~歸寧大多沒有時間限制,依照新人家庭的習俗與生活作息,有些新人會在結婚儀式隔天後就返回娘家舉辦歸寧儀式,有的在婚宴隔天、有的是3天後、最遲四至六個月也都有,而大多宴席是請中午。
而歸寧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是是新人要在日落之前要回婆家,因為新婚未滿四個月忌諱在外過夜,所以歸寧結束,新婚夫婦當天就必須回到夫家,因為傳統民間認為新婚夫婦如果沒有在日落前回到夫家的話,比較不容易生出男嬰。
另外有些新娘歸寧時娘家長輩會叮嚀,將剪刀、針線之類的東西帶到夫家,因為結婚儀式忌諱有刀、針等物品,意味會傷人而不能帶到夫家,所以與一切「裁剪」相關的用品,新娘都暫時寄放於娘家,等到歸寧時才帶回婆家。
新郎請務必帶禮物,到娘家時讓新娘引新郎入門,再一同拜祭祖先,隨後再拜見岳父岳母,表感謝誠意
男方需要攜帶的東西有:
❀ 香蕉(招呼)、橘子、蘋果(甜蜜)
❀ 椪餅(或以椪柑代替,即象徵懷孕、肚皮會脹。北部的傳統習俗要帶兩種不同的餅,分別是酥皮餅與青仔皮,讓岳父母分送親戚朋友,告知新人已回娘家作客,南部則沒有送餅的習慣,只需帶伴手禮。)
❀ 其他如酒水等,且需要偶數的數量,不過現在大部分以水果為替代
而女方家回禮應準備:
❀ 米香、糯米糕、桃餅、六件蜜餞(祝福新人甜甜蜜蜜)
❀ 兩枝有根葉的甘蔗(透頭透尾,代表感情有始有終)
❀ 種子雞一或二對(約二、三個月大的公母雞各一隻,新娘生產時進補用)
❀ 橘子、香蕉
而現今為了方便新人,很多人都在結婚迎娶時就順便放在喜車一併帶去新郎家
新人歸寧時,女方準備「歸寧宴」招待,而請客大多在中午的時候 ,這也是避免前面說的必須在日落前回婆家的禁忌,萬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,夫妻二人要分開睡以免沖撞娘家令娘家倒楣
同時也讓新郎能夠到女方家好好打個招呼,讓娘家的人能夠好好認識家庭的新成員,讓新郎一一稱呼,「成婿之禮」才算完成。
客家則有另一習俗,新娘也備紅包數個送給父母、祖父母、伯叔、兄弟姊妹等親人,收受紅包的親人要加添一點錢回贈新娘, 宴席中,新郎要坐大位,且由新郎先動筷,其他人才可以動筷;退席時,新郎需置一紅包放在桌上,俗稱「壓桌禮」,其金額約當天一張桌席的金額。